导读nbspnbspnbsp一年前,在贵州省盘州市大山镇古德村党支部提议会上,列席会议的党员代表们就古德村到底实施什么项目,才能把市级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扶持资金100万元用好用出成效来而争吵不休,有几
   一年前,在贵州省盘州市大山镇古德村党支部提议会上,列席会议的党员代表们就古德村到底实施什么项目,才能把市级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扶持资金100万元用好用出成效来而争吵不休,有几位老党员甚至因意见不一吵得面红耳赤。   

    有的说,100万元是个小数字也是一个大数字,把100万元用来补植补种刺梨,但大家又说年底看不到收益,更无法体现盈余,因为刺梨产业见效要几年的时间;有的说,把100万元拿来动员贫困户入股办一个养猪场,但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一方面种猪太贵大家担心形不成规模,另一方面大家又担心“大锅饭”吃不成反而导致“竹篮打水一场空”。



    谈及项目选择,一起列席支部提议会议的合作社理事长陆三旺同志深有感触的这般说。

  最后,经村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决议,支部决定结合该村大部分群众有20余年养鱼养虾的习惯和经验等实际,一致同意逐级呈报实施水产养殖项目。

  古德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示范项目就这样落地生根了。

  那么,100万元的扶持资金能不能用在“刀刃”上?之后又能产生哪些收益呢?

  针对100万扶持资金的安排,支部决定就地取材租用原村集体鱼塘、配套建设机耕道一条、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聘请1名村民为红心湖管护员、对鱼塘进行补漏、安装活动板房作为值班室、采购鱼(虾)苗8000公斤。算一算账,支付土地流转费110208.00元、建设机耕道投入资金373873.00元、支付管护员报酬13200.00元、鱼塘补漏26立方米投入资金8320.00元;安装活动板房11261.00元;采购鱼(虾)苗129000.00万元;超支的12579.53元用村集体资金垫付。

  预计年总收入85万元,年纯利润15万元。收益后,25%(公积金)用于发展生产和转增资本,5%用于村级办公经费,10%用于集体公益事业;60%用于扶贫分红。该项目实施后,进一步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社会经济、乡村旅游发展,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实现189户农户参与分红,解决就业106人,惠及农户734户2910人。通过项目实施,有效利用整合闲置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为古德村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障,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打造示范村居提供可借鉴方案。

   在古德村水产养殖项目基地红心湖边,古德村党支部书记王联森一边介绍基地建设情况,一边笑着提示周边市县前来垂钓的游客注意安全。

沈湘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景诗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