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浙江温州市区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内陆水系交错、塘河沟渠纵横。曾几何时,内陆涉渔违法举报的“接二连三”与执法监管力量的“捉襟见肘”,时常令执法部门头痛不已。温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针对
浙江温州市区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内陆水系交错、塘河沟渠纵横。曾几何时,内陆涉渔违法举报的“接二连三”与执法监管力量的“捉襟见肘”,时常令执法部门头痛不已。温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以下称“支队”)针对矛盾焦点,创新尝试组建了温州市“护瓯水 保生态”志愿服务队。



坚持制度化建队,让群众组织更具战斗力。着眼建强队伍,广泛吸纳队员、严格审核把关,全面完善志愿者注册登记、队员申请管理等制度,科学设立正式队员、志愿队成员两套人员管理模式。根据执法区域分布,探索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组织体系,设置片区队长-街道队长-队员三级管理模式,目前,共设立片区队长3人,街道队长20人,注册队员140余人;构建完善队内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片区队长碰头会、街道队长总结会,研讨会商志愿服务中碰到的重难点问题、学习交流“行之有效”的劝导管控方式方法,积极营造志愿队员知责尽责、敢劝敢管的良好氛围,推进实现了志愿队核心战斗力和影响力的“双提升”。



坚持特色化招募,让志愿服务更具持久力。坚持志愿工作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地制宜,综合分析考虑志愿者职业、年龄和意向,分别建立涵盖宣传、劝导、监控、巡查等4类志愿服务队伍,总计20余个小组。充分发挥志愿队伍中垂钓、夜钓爱好者参与护渔积极性高、服务时效长、分布点位广的优势,谋求宣传引导、护渔监控、制非劝导效果的最大化。另外,贴合各志愿者活动区域和生活规律,有机衔接志愿服务工作,灵活多变地开展护渔志愿小行动,让护渔志愿行动更具持久力和成效性。

坚持常态化联动,让执法打击更具威慑力。强化支队和志愿服务队间的协同作战能力。一方面志愿队有着广泛的、精准的涉渔违法行为线索来源,通过志愿队员实时监控、动态布控,有效扭转了以往执法“举报迟滞”“人去楼空”的执法困境。另一方面,支队和志愿队通力合作,打造执法监管坚实群众基础,不断挤压内陆水域涉渔违法行为发生空间,让执法成效“事半功倍”。7月以来,先后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0余次,志愿服务队自行劝导制止涉渔违法行为43次,有效打击遏制了内陆水域电鱼等违法行为。(出处:中国渔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