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固本之基和关键之举。”9月26日上午,“陕西脱贫攻坚”系列发布会第二场在西安举行。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文,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产


人民网西安9月26日电(邹星)“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固本之基和关键之举。”9月26日上午,“陕西脱贫攻坚”系列发布会第二场在西安举行。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文,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产业脱贫办公室副主任吴彩鑫介绍了产业扶贫相关工作情况。

陈文从产业、主体、融合、服务、营销、产改等八个方面阐述了今年以来陕西产业扶贫取得的成效。陈文表示,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产业扶贫形式越来越急迫、任务越来越繁重、作用也越来越突显,产业脱贫对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以来,陕西省以推进实施农业特色产业“3+X工程”为抓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菜单,持续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工贸旅一体化、产加销服一条龙”全产业链开发。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扶贫扶持龙头产业2127家,发展专业合作社6.1万家,注册家庭农场1.7万家,认定职业农民8.7万人。同时,建成了动态的、具有竞争性产业扶贫项目库,入库项目达1.5万个,涵盖种养、电商、旅游等多个类型,惠及40多万贫困户。

“对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我们实行普及性技术培训全覆盖,对重大新建项目跟踪服务全覆盖。”就解决产业技术难题,陈文介绍说,我们发挥技术服务“110”平台作用,吸纳近2万名土洋专家,开展产业技术帮扶104.5万户次;招募300多名特聘农技员、遴选27000多名产业指导员,选派百名干部包市联县驻村,帮助贫困户解决产业发展难题,群众满意度普遍较高。

解决了技术难题,生产出的优质农产品如何“畅流通”?对此,陈文介绍说,借助陕西特色优质农产品“三年百市”营销行动,我们建设超过400家品牌形象店,参加各类展销会签订营销促销协议超百亿元,并且搭载中石化加油站,在全国设立陕西农产品营销点6600多个,解决产业脱贫户后顾之忧,有效缓解了产业市场风险。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增强村级自身“造血”功能转变的重要保障。发布会上,吴彩鑫还就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回答了记者提问。吴彩鑫说,目前贫困村集体经济清产核资已全面完成,有13645个村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其中贫困村5101个;登记集体经济组织11770个,其中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5978个;12798个村集体经济有了发展,3583个村实现集体分红,覆盖贫困人口108.7余万人。

陈文表示,下一步,陕西将继续聚焦29个计划摘帽县,特别是深度贫困县区,深入推进农业特色产业“3+X”工程,培育壮大扶贫带贫主体,完善主体带贫益贫机制,增强村集体经济活力,下足“绣花”功夫,不懈怠、不松劲、不歇脚,一鼓作气,确保如期全面完成产业扶贫年度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