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雏菊怎么养
小雏菊的养 殖方法
小雏菊是一种耐寒、喜凉爽的植物 ,适合在秋冬季节盛开。 以下是根据搜索结果整理的小雏菊的养殖方法:
1. 生长环境
小雏菊喜欢冷凉的季节, 一般在秋冬之际盛开。 在盛夏6月的时候,植株处于半休眠状态, 因此需要保证土壤的肥沃性, 因为它的根系发达,繁殖能力快, 易养活。 冬天的时候也可放室外, 但是保证土壤的温度不能低于3℃即可。
2. 护理方法
小雏菊易养活,一般情况下不需移植。 如果在秋季时候分株移植的,最宜在春季的时候添加肥料养护。 雏菊一般耐阴冷, 在盛夏的时候生长受阻, 容易枯萎,所以家里的小雏菊盛夏时候不宜暴晒, 应移植阴凉位置加以养护。
3. 温度控制
小雏菊一般喜欢阴凉湿润的环境, 寒冬腊月也不怕,但是不耐热, 最适宜的温度应该保持在20℃左右。 如果温度过低,植株的根茎生长缓慢;若是温度高于25℃的话, 茎叶则会衰弱发黄,生长能力也随之会停止。
4. 水肥管理
小雏菊一般都是选用肥沃土壤, 其中的多种元素可促使根部发育生长。 每一个星期添加一次肥料溶液,还可以用复合肥混合水溶液代替添加。所以在生长繁殖的时候给予适宜的肥料, 可让小雏菊长的枝繁叶茂。
5. 适期控肥
菊花喜肥, 若施肥不当易引起徒长, 施肥过多, 则株高叶稀。因此基肥应以磷、钾肥为主。施追肥不可过早, 如果叶片小而薄、叶色泛黄, 可多次喷施0.1%尿素水至转绿时为止。 如出现缺磷、钾肥等症状, 应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
6. 注意事项
- 光照: 雏菊也喜阳光, 包括在生长期和开花期。光照充分可促进植株的生长, 叶色嫩绿,花量增加。
- 浇水:雏菊不耐湿。 出苗后要给予芷常的肥水管理,以利植株枝叶的生长。 以后随着气温的降低, 植株的生长逐渐变慢, 应减少浇水的数量。
- 温度: 雏菊上盆后移至保护地越冬, 可防止盆花在冬天受冻害。
- 病虫害: 雏菊的主要病害有苗期猝倒病、灰霉病、褐斑病、炭疽病、霜霉病(可用百菌清800至1000倍, 甲箱灵1000至1500倍进行防治);虫害有蚜虫等。
以上信息提供了关于小雏菊的基本养殖要点, 遵循这些指南可以帮助您成功地养殖小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