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鲟鱼的养殖方法鲟鱼作为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其养殖方法有多种,以下是根据搜索结果整理的几种常见的鲟鱼养殖方式:网箱养殖鲟鱼水体要求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的水库、湖泊和河流,要求水体面积较大,应在100亩以上,水深最好在5米以上,底质为泥沙或

鲟鱼的养 殖方法

鲟鱼作为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其 养殖方法有多种, 以下是根据搜索结果整理的几种常见的鲟鱼养殖方式:

网箱养殖鲟鱼

水体要求

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的水库、湖泊和河流, 要求水体面积较大, 应在100亩以上, 水深最好在5米以上, 底质为泥沙或沙泥均可。 水体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水温能保持在4~28℃之间, 水中溶氧达到5毫克/升以上。

网箱规格与制作

鲟鱼养殖网箱多为双层网箱, 制作材料为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网片, 大网箱规格为3米×4米×2.5米, 小网箱规格为3米×2米×2米, 网目依鱼种的大小而定。 为避免饲料流失, 在网底缝上密眼筛绢布作食台。 网箱可用浮式, 也可用沉式, 一般静水水体用浮式网箱, 流动水体用沉式网箱。

幼鱼放养

利用网箱养殖鲟鱼,只能养殖成鲟, 而不能用于育种。放养鱼种规格应在20厘米以上,体重在20~50克。要求幼鱼体质健壮,摄食能力强。网箱 放养密度。

饲养管理

投饵管理: 利用网箱养殖鲟鱼成鱼, 一般都使用全价人工配合颗粒饵料。 饵料粒径视鱼体大小而异, 一般在2~6毫米。 根据水温变化、天气变化、水中溶氧变化、鱼的活动情况及鱼的增长状况, 随时调整日投喂次数和投喂量。在投喂饵料时, 应坚持少量多次原则, 并保证每次投喂时间在15~20分钟, 以提高饵料利用率, 确保每尾鱼都能吃到饵料。

日常管理: 坚持每1~2天清刷网箱1次, 及时排除箱内残饵、排泄物, 保持网箱清洁卫生,保证箱内外水体交换。 定期对箱内鱼体进行消毒, 每10~15天用2~3毫克/升漂白粉泼洒消毒,以防感染疾病。

庭院养殖鲟鱼

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场地, 开挖长50米、宽4米、深0.5米的长方形水泥池, 上覆盖简易钢架塑料大棚, 在池的中间搭建一跳板式人行过道, 配备充气泵并连接充气石, 将充气石均匀布入池水中, 打一口深20米左右的手压井, 最好同时设置一小水塔, 用小水泵取水, 水温一般可保持在16℃左右, 可以起到夏天降温、冬天保温的作用。 具体养殖方法与静水养殖方法相同。

池塘养殖鲟鱼

养殖池塘条件

面积和水深: 一般适宜的池塘面积为5~15亩, 水深为2.5~3米。 土质和底质: 池塘土质以黑壤土最好, 因其黏度和通气性比较适中, 有利于保水和有机物分解。 塘底要求平坦, 底质少淤泥,淤泥层控制在10厘米以下,以利于水质调控。水质要求:池塘应靠近水源充足的地方, 水质清新无污染,以保障养殖过程中进水需要。配套设施:必须具备完善的进排水设施, 配备水泵及增氧机, 设立5~10个饵料台,以及养殖过程中必需的其他设施、设备、工具等。

鱼池修整和消毒

饲养前需对鱼池进行清整,然后再使用药物清塘, 一般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

鱼池注水和施基肥

清塘后, 在鱼种下塘前一周左右放水进池, 注水时必须在进水口用密网过滤, 严防野杂鱼随水混进池中。 在鱼种下塘前3~4天, 每亩可施入粪尿200~250千克, 或畜禽粪400~500千克, 将肥料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发酵后,对水搅匀后全池泼洒。 化肥每亩可用氮肥和磷肥各5~7.5千克,对水溶解后, 全池遍洒。

幼鱼放养

选择优质鲟鱼种, 按不同规格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 放养时先取几尾鱼“试水”,即先放几尾鱼,1~2小时后如无不良反应再将鱼种用2%~3%食盐水浸泡10分钟左 右后放入。

饲料管理

鲟鱼养殖饲料应以配合饲料为主, 其营养标准为: 蛋白质40%左右,其中动物蛋白占15%以上,脂肪9%左右, 碳水化合物30%左右,以及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 将配合饲料制成适合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鲟鱼口径的颗粒投喂。 日投饵4~6次。

水质管理

鲟鱼不同于常规鱼类,对水质的反应比较敏感。

水温管理

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

总结

以上就是鲟鱼养殖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术要点。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养殖方式可能会有所不 同,具体的操作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 养殖过程中要注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保证鲟鱼的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