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糜子的定义与属性糜子是一种属于禾本科黍属的农作物,它有一个别名叫做黍,还有其他的别名叫稷、禾祭和糜。糜子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属于第二禾谷类作物。它的籽实被称为黍,颜色为淡黄色。这种作物的性味甘、平、微寒、无毒,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且有

糜子的 定义与属性

糜子是一种属于禾本科黍属的 农作物, 它有一个别名叫做黍, 还有其他的别名叫稷、禾祭和糜。 糜子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 属于第二禾谷类作物。 它的籽实被称为黍, 颜色为淡黄色。 这种作物的性味甘、平、微寒、无毒, 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糜子的种类与用途

糜子可以根据硬度 分为软糜子和硬糜子两种。 软糜子又称为黍子, 软糜子碾下的米称为黄米, 著名的陕北米酒就是用这种米做成的。 硬糜子碾成的米称为黍米,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黄米。 糜子的谷粒富含淀粉, 可供食用或酿酒, 而秆叶则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

糜子的营养价值

糜子的营养价值很高, 它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有机维生素, 对身体发育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糜子的蛋白质含量大约为12%, 最高可达14%以上;淀粉含量约为70%, 其中糯性品种为67.6%, 粳性品种为72.5%。 此外, 它还含有β-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B6、B1、B2等多种维生素, 以及丰富的钙、镁、磷及铁、锌、铜等矿物质元素。

糜子的生长习性

糜子的生育期 短, 耐旱、耐瘠薄, 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同时也是中国主要的制米作物之一。 它的全株由根、茎、叶、花序、颖果(种子)等几部分构成。

糜子的历史与文化

糜 子在中国的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在《舌尖上的中国》中被提及, 用来制作黄馍馍。 此外, 糜子在《左传》中最早出现, 原名为“糜藻”, 意为破败的藻类植物, 后来被引申为比喻破败不堪的事物。

综上所述, 糜子是一种既具有食用价值又具有药用价值的农作物, 它的种类和用途多样, 营养价值高,并且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