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5日讯4月下旬的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湿润的空气中处处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气味。本以为是桂花香,当地人告诉记者,是进入开花期的桔树花的芬芳。据南丰县县委书记吴自胜介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5日讯(记者崔国强)4月下旬的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湿润的空气中处处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气味。本以为是桂花香,当地人告诉记者,是进入开花期的桔树花的芬芳。据南丰县县委书记吴自胜介绍,在南丰县,“山上种桔,山下养鳖”的生态产业链正在进一步发展,“世界桔都,休闲南丰”的产业定位,正在让这里“高颜值”生态环境化作“高素质”的经济发展路径,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在全省实现了“九连冠”。对于有类似资源禀赋的城市而言,有哪些发展经济的借鉴意义?

在位于南丰县琴城镇杨梅村岭下堡的“百年树王园”,记者认识了慕名来这里的游客谌丝雨和徐丽,她们正在以白色的桔花为背景拍照,玩得很开心。“我们这里的桔树,最大的年龄达到150岁,所以叫百年树王园。每年4月是开花季节,每年十月底开始到来年一月是采摘期,很多来自周边省份和城市的人都来游玩和采摘。”杨梅村村支书陈勇介绍说。


杨梅村有一位致富带头人聂志利,他是有20多年营销经验的资深“蜜桔经纪人”。“我和合伙人在一年里共卖出南丰蜜桔近1000斤,销往北京、沈阳以及泰国等地的大型水果批发市场,一年收入有几十万块!”聂志利说。

为了鼓励桔农到国内外闯市场,南丰县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还建设了“桔都果贸城”,成立了南丰蜜桔产业出口物流园,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展开蜜桔推介会,为桔农们广拓销路。“现在全县从事南丰蜜桔销售、包装、运输的‘蜜桔经纪人’达到了3万余人,每年销售的蜜桔产量占到全县蜜桔产量的90%以上,把这里的好山好水孕育出的蜜桔真正转化成了经济优势,现在蜜桔产业成为抚州市第一个产值超过百亿元的农业产业。”吴自胜说。

在蜜桔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以桔文化为主体的旅游产业链加速发展。登上南丰县“观必上乐园”最高处,满目是绿油油的桔树,清澈的湖水映入眼帘。在这里还能看到“桔子餐厅”,还有桔饼、桔糕、桔雕、桔盆景、蜜桔化妆品、桔保健品等不断丰富的旅游文化产品。据吴自胜介绍,发展旅游给当地农户平均每人每年增加了近3万元的收入。


在“观必上乐园”,包含桔子餐厅、采摘园、游船等元素的旅游产业链正逐步完善。本报记者崔国强摄


登上南丰县“观必上乐园”最高处,满目是绿油油的桔树,清澈的湖水映入眼帘。本报记者崔国强摄

“山上种桔,山下养鳖”是这里发展生态产业链的真实写照,据南丰县龟鳖产业产业协会副会长蔚晓阳介绍,南丰县有20多年的养鳖历史,有龟鳖养殖户2000户,是全国有名的甲鱼亲本养殖、种蛋种苗供应基地。

“这里生态优势明显,水质含铁、钙量高,符合甲鱼晒背、冬眠、产卵等生物习性,同时,这里采用水稻与龟鳖共养模式,根据龟鳖的生活习性,将甲鱼稚苗在七天后直接放入外塘进行养殖,养殖甲鱼稚苗不使用任何饲料和添加剂,当小甲鱼养殖一年半后,把三两以上的甲鱼放入稻田中。在播种水稻的同时,投入适量的中华鳖,中华鳖在稻田中以虫子、田螺为食,辅之以鲢鱼喂养,中华鳖的排泄物可以做稻田的肥料,形成中华鳖除草、吃虫、施肥的生物循环,通过这种‘模拟多种生物共存供养模式’,打造出种养结合、绿色生态的有机农业体系。”蔚晓阳介绍说。

发展生态产业,需要不断提升技术含量,而专业的技术培训正在为农民增收提供的巨大的力量。农民胡军每年都会参加几次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加上政府的支持,他在付坊乡杨家村流转了300亩农田,成立了龟鳖养殖专业合作社,还吸纳了当地60多名村民进入合作社务工,给这些村民每年增收6000多元。南丰县同时通过外引入、内培养方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机制。据吴自胜介绍,2012年到2018年,南丰县农村实用人才从8936人上升至14502名,带领全县两万余名农民增收致富。

针对南丰县现有一大批传统文化相关的手工艺从业者的情况,在南丰县打造出了一条“国安夜市文化街”,用于扶持泥炉、傩面具、竹木制品、风味小吃等产业发展,努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据吴自胜介绍,自去年9月份街区成功运营以来,已入住各类商户29家,流动摊点10余家,2018年假期吸引旅客4万余人。

“当前,南丰县已经建成了‘春赏花、夏避暑、秋摘桔、冬泡泉’的四季生态游产品。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总体定位,充分发挥生态良好的优势,全方位发展绿色经济。”吴自胜说。